2014年全国中国式摔跤
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总结
2014年全国中国式摔跤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于3月27日至30日在火车头体协训练基地举行。举办这次培训班主要目的是:提高中国式摔跤裁判员、教练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中国式摔跤裁判员、教练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了解目前中国式摔跤裁判员、教练员基本状况;介绍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关于中国式摔跤未来发展的一些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参加本次培训班人员的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班得到了全国中国式摔跤的积极响应,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行业体协、大专院校、俱乐部等共105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参加裁判员培训的有78人,参加教练员培训的有27人。培训班邀请了11位专家学者,为培训班学员授课、讲解。
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对此次培训班高度重视,火车头体协也对培训班的举办给予大力协助。中心主任周进强、副主任沈志刚出席了开班仪式。沈志刚副主任在开班仪式首先为学员授课,他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国式摔跤面临的形势。当前,中国式摔跤的发展既有困难,同时更有机遇,要发展壮大中国式摔跤,必须落实三个功能定位:既教育功能、强身健体功能、技术之道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功能。中心主任周进强在开班仪式上做了重要讲话和授课。他从弘扬民族文化、推动中国式摔跤规范发展;中国式摔跤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今后如何发展中国式摔跤等三个方面,阐述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对中国式摔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他说:“中国式摔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弘扬中民族文化做出过突出贡献。中国式摔跤的发展虽然经历许多坎坷,但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今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为推动和发展中国式摔跤做出应有的贡献。”
周进强主任强调指出:发展包括中国式摔跤在内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传统体育项目,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周进强主任表示,目前中国式摔跤正处于发展、推广的好时机,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决心恢复中国式摔跤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其功能,着力推动中国式摔跤项目科学、稳定、长远发展,实现中国式摔跤的振兴和崛起。他希望中国式摔跤人士要创造大团结、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的局面,用“成绩优异、管理规范、科学发展、全面领先”的十六字箴言严格要求自己,共同为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做出贡献。
培训期间,庞高兴部长和苏学良、徐刚、王建华、马建国等专家就《怎样做一名优秀中国式摔跤裁判员》、《2014年中国式摔跤有关赛事安排》、《真爱》、《中国式摔跤裁判法》、《中国式摔跤编排方法》、《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2007年版)进行了讲解和说明。培训班安排了技术实习,组织了理论考试和技术考试。所有参加培训人员都通过了理论和技术考试。
结业仪式上为所有参加培训人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庞高兴部长对培训进行了总结。
二、本次培训班的主要收获。
本次培训班是在中国式摔跤面临又一重要发展机遇的背景下举办的。同时,为今年中国式摔跤各项比赛选拔裁判员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次培训班的主要收获是:
(一)报名者来自全国许多行业,报名积极,培训班学员学习热情高。
(二)培训期间广大培训人员自觉遵守培训班各项纪律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课余时间积极交流学习和工作体会,积极为中国式摔跤未来发展献言献策。
(三)培训班加强了裁判员、教练员对竞赛规则的熟悉和理解,为裁判员在今后比赛中公正、准确执裁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培训班学习内容丰富,课程安排紧凑,有领导授课讲话、专家学者讲课、技术演练、讨论交流、理论考试、技术考试等。培训班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受到了一致好评。
(五)中国式摔跤的发展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全国中国式摔跤人士的共同努力。培训班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继承与创新相,求同存异,团结一心,激发大家积极性的目的。
三、对中国式摔跤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开办这次培训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认真听取各方面对中国式摔跤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使中国式摔跤能更好更快的发展。3月28日晚,培训班组织了以“学习领会举摔柔管理中心领导授课和讲话”和“如何使中国式摔跤健康发展”为内容的培训人员和专家学者讨论会。此外,培训班还利用一切机会,与参加培训人员和专家学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听取大家对中国式摔跤今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大家的主要意见和建议汇总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领导的讲话,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很受鼓舞,为中国式摔跤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各级领导也能真正重视中国式摔跤,为中国式摔跤的发展、推广做出不懈的努力,争取中国式摔跤能重返全运会,甚至进入奥运会。
(二)成立中国式摔跤协会,对中国式摔跤科学、稳定、长远发展,实现中国式摔跤的振兴和崛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成为现实。
(三)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议制定《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守则》和《中国式摔跤教练员守则》,使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有更好的信赖感和依赖感。中国式摔跤的名称,建议改用“摔跤”或“摔角”,更有利于中国跤的推广和发展。中国式摔跤的规范技术动作名称也应统一。
(四)提高社会对中国式摔跤的了解和认可,改善社会对摔跤人的看法和认识。强调中国式摔跤的教育功能,强调不只是练摔跤,强身键体,更多的是学习做人,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要与教育部门多沟通协调,得到教育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遵从教育发展趋势,体教结合,形成梯队性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式摔跤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从我做起,要有信心和勇气,改掉和杜绝过去存在于行业内部的不良习气和不正之风,使中国式摔跤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六)加强对中国式摔跤的宣传和媒体传播,现在各大报刊和新闻媒体,很少见到关于中国式摔跤的报道,这对中国式摔跤的发展和推广是非常不利的。
(七)研究制定有利于青少年开展中国式摔跤的办法和措施。今后青少年中国式摔跤比赛应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举行,收费适当降低。
(八)研究制定有利于社会开展中国式摔跤运动机构的生存发展的相关规定,加强中国式摔跤的社会基础。
我们将认真梳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加以借鉴和改进。
本次培训班,中国体育报和华奥星空还专门排记者参加,并对培训班培训情况进行了宣传和报道。
奥运保障与社会活动部
2014年4月10日